linux根目录下的文件夹解析
以下是 Linux 根目录下主要文件夹的解析及用途说明,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:
核心系统目录
/bin 全称:Binaries(二进制文件) • 作用:存放基础二进制可执行文件(如
ls
、cp
、rm
),所有用户均可使用• 特点:包含启动和单用户模式必需的命令,文件多为静态链接
/sbin
全称:Superuser Binaries 或 System Binaries(超级用户/系统二进制文件) • 作用:存放系统管理命令(如ifconfig
、reboot
),需管理员权限执行• 特点:涉及系统启动与修复,普通用户默认不可用
/boot
全称:Boot(启动) • 作用:存储启动加载程序(如 GRUB)和内核文件(vmlinuz
)• 关键文件:
initrd.img
(初始内存盘)、grub/
(引导配置)/etc
全称:Etcetera(其他) • 作用:系统全局配置文件目录• 重要文件:
◦
/etc/passwd
(用户信息)◦
/etc/fstab
(文件系统挂载表)◦
/etc/network/
(网络配置)
用户与存储相关
5. /home
全称:无特定缩写,直译为“家目录”
• 作用:普通用户主目录基点(如 /home/user
),存储个人文件及配置
• 权限:用户专属,非 root 用户无法访问他人目录
/root
全称:无缩写,表示“根用户主目录” • 作用:系统管理员(root)的专属主目录• 权限:仅 root 可读写
/var
全称:Variable(可变数据) • 作用:存储动态变化数据(日志、缓存、邮件等)• 子目录:
◦
/var/log
(系统日志,如syslog
、auth.log
)◦
/var/www
(Web 服务数据)
设备与挂载
8. /dev
全称:Device(设备)
• 作用:设备文件接口(如 /dev/sda
表示硬盘,/dev/null
为虚拟黑洞设备)
• 特点:通过文件形式访问硬件(如鼠标、磁盘)
- /mnt & /media
/mnt:Mount(挂载) • /mnt:手动挂载临时文件系统(如网络存储)
/media:Media(媒体) • /media:自动挂载可移动设备(如 USB、光盘)
运行时与虚拟文件系统
10. /proc
全称:Processes(进程)
◦ 作用:虚拟目录,映射内存和进程信息(如 /proc/cpuinfo
、/proc/meminfo
)
◦ 特点:文件内容动态生成,不占磁盘空间
/sys
全称:System(系统) ◦ 作用:系统设备和内核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(如硬件状态、设备树)◦ 用途:与内核参数交互,常用于驱动调试
其他重要目录
12. /usr
全称:Unix Software Resource 或 User Software Resource(UNIX/用户软件资源)
◦ 作用:用户级应用程序和资源(占最大空间)
◦ 子目录:
◦ `/usr/bin`(用户命令)
◦ `/usr/lib`(共享库)
◦ `/usr/local`(本地安装软件)
/opt
全称:Optional(可选) ◦ 作用:第三方软件默认安装目录(如 Oracle、自定义应用)◦ 特点:独立于系统核心,便于管理
/tmp
全称:Temporary(临时) ◦ 作用:临时文件存储,系统重启后自动清理◦ 权限:所有用户可读写,需注意安全风险
/lost+found
全称:无特定缩写,字面意为“丢失+发现” ◦ 作用:存储非正常关机后的恢复文件(如文件系统故障时的碎片)/lib 和 /lib64 全称:Library(库) 说明:存放系统共享库文件(.so 文件),类比 Windows 的 DLL 文件。
补充说明 • 颜色标识:
• 蓝色:目录
• 绿色:可执行文件
• 红色:压缩文件
• 黄色:设备文件
• 特殊目录:如 /srv
(服务数据)、/run
(运行时临时数据)等较新目录,多用于特定服务场景。
如需更完整的目录结构图或特定子目录解析,可参考 Linux 官方文档或结合具体使用场景深入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