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ntre Plantre
首页
后端
技术
硬件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HTML
    • CSS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技术

    • 技术文档
    • GitHub技巧
    • Nodejs
  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》
    • 《ES6 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 从零实现 axios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关于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plantre

一个后端开发者
首页
后端
技术
硬件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HTML
    • CSS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技术

    • 技术文档
    • GitHub技巧
    • Nodejs
  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》
    • 《ES6 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 从零实现 axios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关于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计算机组成原理

  • 操作系统

  • 计算机网络

    • localhost和127.0.0.1的区别
    • udp端口和tcp端口可以相同吗
    • 子网掩码是什么
    • ip地址的分类
    • AB​​C类私有地址各有多少网络和主机
    • 网线的速度是光速吗
    • 网线的种类和速度
    • TCP的ESTABLISHED是什么意思
    • NAT分类
    • 按转发行为分类和按转换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
    • 有socket为什么还用websocket
  • 设计模式

  • Java

  • Spring

  • SpringCloud

  • MySQL

  • Redis

  • 分布式

  • Zookeeper

  • Dubbo

  • Kafka

  • 数据结构

  • 算法

  • OJ

  • 从道家哲学看计算机?
  • 后端
  • 计算机网络
plantre
2025-05-11

按转发行为分类和按转换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

按转发行为分类(锥型NAT与对称NAT)和转换方式分类(静态NAT、动态NAT、NAPT)是NAT技术的两种不同维度的分类方式,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,具体关系如下:


一、核心区别

  1. 分类依据不同
    • 转换方式:基于NAT对IP地址和端口的具体处理规则(如是否固定映射、是否复用端口)。

    ◦ 例如,静态NAT是固定一对一映射,NAPT则通过端口复用实现多对一转换。

    • 转发行为:基于NAT对外部请求的响应策略(如是否允许任意外部主机回连)。

    ◦ 例如,全锥型NAT允许任意外部IP访问映射端口,而对称NAT对每个外部目标生成独立映射。

  2. 技术目标不同
    • 转换方式: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(如共享公网IP)或实现服务暴露(如静态映射)。

    • 转发行为:定义NAT的安全性和连通性(如限制外部访问范围或支持P2P通信)。


二、关联性分析

  1. 转换方式影响转发行为 • 静态NAT(一对一固定映射)通常对应全锥型NAT,因为映射关系固定且允许任意外部主机访问。

• NAPT(多对一端口复用)可能对应受限锥型或对称NAT:

• 若NAPT复用同一端口映射(如家庭路由器),表现为受限锥型NAT(仅允许已知IP回连)。

• 若NAPT为每个目标生成独立映射(如企业防火墙),则表现为对称NAT(严格限制外部访问)。

  1. 应用场景的交叉 • 全锥型NAT:常见于静态NAT或早期NAPT实现,适合需开放端口的场景(如游戏主机)。

• 对称NAT:多用于动态NAPT或安全策略严格的网络(如企业VPN),牺牲P2P连通性以提升安全性。


三、技术实现示例

转换方式 典型转发行为 技术特征
静态NAT 全锥型NAT 固定IP映射,无端口转换
动态NAT(地址池) 受限锥型NAT 动态分配IP,允许已知IP回连
NAPT(端口复用) 端口受限锥型/对称NAT 多设备共享IP,端口动态分配
Easy IP(接口复用) 对称NAT 直接使用路由器公网IP,严格限制外部访问

四、实际应用中的协同作用 • 服务暴露场景(如Web服务器):

需结合静态NAT(转换方式)和全锥型NAT(转发行为),确保公网稳定访问。
• P2P应用优化(如视频通话):

需NAPT(转换方式)配合受限锥型NAT(转发行为),平衡安全性与连通性。


总结 两种分类从不同维度描述NAT特性:
• 转换方式决定技术实现(如何映射地址和端口);

• 转发行为决定通信规则(如何响应外部请求)。

实际网络中,两者需配合使用,例如NAPT的端口复用能力与对称NAT的严格映射策略结合,可在节约IP的同时提升安全性。

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
上次更新: 2025/06/10, 09:18:05
NAT分类
有socket为什么还用websocket

← NAT分类 有socket为什么还用websocket→

最近更新
01
集成loki
07-04
02
TCP的ESTABLISHED是什么意思
06-24
03
安装1panel
06-24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25-2025 plantre | MIT License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