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ntre Plantre
首页
后端
技术
硬件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HTML
    • CSS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技术

    • 技术文档
    • GitHub技巧
    • Nodejs
  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》
    • 《ES6 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 从零实现 axios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关于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plantre

一个后端开发者
首页
后端
技术
硬件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HTML
    • CSS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技术

    • 技术文档
    • GitHub技巧
    • Nodejs
  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》
    • 《ES6 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 从零实现 axios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关于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计算机组成原理

  • 操作系统

  • 计算机网络

  • 设计模式

  • Java

    • Java基础

      • stream
      • java里flush()什么作用
    • Java集合

    • Java并发

    • JVM

  • Spring

  • SpringCloud

  • MySQL

  • Redis

  • 分布式

  • Zookeeper

  • Dubbo

  • Kafka

  • 数据结构

  • 算法

  • OJ

  • 从道家哲学看计算机?
  • 后端
  • Java
  • Java基础
plantre
2025-05-06

java里flush()什么作用

在 Java 中,flush() 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强制将缓冲区中的数据立即写入目标设备(如文件、网络等),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。以下是其核心作用和相关细节的详细说明:


一、核心作用

  1. 清空缓冲区
    当使用缓冲流(如 BufferedOutputStream、PrintWriter)时,数据会先写入内存缓冲区,而非直接输出到目标设备。flush() 会强制将缓冲区中的所有数据一次性写入目标设备,并清空缓冲区,避免数据滞留。 • 示例:若通过 Socket 发送数据,调用 flush() 能确保数据立即发送到远程计算机,而不是等待缓冲区填满。

  2. 防止数据丢失
    在程序异常终止或未正确关闭流时,未刷新的缓冲区数据可能丢失。手动调用 flush() 可降低这种风险。例如,在循环中频繁写入少量数据时,定期调用 flush() 能确保部分数据已持久化。


二、使用场景

  1. 网络传输
    网络通信中需即时发送数据包(如聊天消息),必须调用 flush() 强制刷新缓冲区,否则数据可能延迟发送。
  2. 关键数据写入
    写入重要文件时(如日志、事务记录),调用 flush() 可确保数据及时落盘,避免程序崩溃导致数据丢失。
  3. 缓冲区未满时
    当写入数据量较小且未达到缓冲区容量时,需手动刷新以立即输出数据。

三、与 close() 方法的区别

• close():关闭流时会自动调用 flush(),确保缓冲区数据输出,但关闭后流不可再用。

• flush():仅刷新缓冲区,不关闭流,后续仍可继续写入数据。

典型用法:在 out.flush(); out.close(); 中,flush() 显式保证数据写入,close() 释放资源。


四、性能注意事项

• 避免频繁调用:频繁调用 flush() 会增加 I/O 操作次数,降低性能(如每次写入 1 字节后刷新,相当于禁用缓冲区)。

• 合理权衡:根据场景平衡数据安全性与性能。例如,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需频繁刷新,而批量写入大数据时可依赖缓冲区自动刷新。


五、适用类与实现

flush() 方法定义在以下接口中: • OutputStream(如 FileOutputStream、Socket.getOutputStream())

• Writer(如 FileWriter、BufferedWriter)

• Flushable 接口的实现类

使用时只需调用 流对象.flush(),如:

OutputStream os = new FileOutputStream("data.txt");
os.write("Hello".getBytes());
os.flush(); // 强制数据写入文件
1
2
3

总结

flush() 是 Java I/O 中控制缓冲区行为的关键方法,适用于需要确保数据即时性和完整性的场景。其与 close() 的配合使用是资源管理的常见模式,但在性能敏感场景中需谨慎调用频率。

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
上次更新: 2025/06/10, 09:18:05
stream
共享变量副本与 主内存共享变量的区别

← stream 共享变量副本与 主内存共享变量的区别→

最近更新
01
集成loki
07-04
02
TCP的ESTABLISHED是什么意思
06-24
03
安装1panel
06-24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25-2025 plantre | MIT License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